【林有田博士自我激勵培訓專欄】自信是「態度」而不是個性,你就是自信的駕馭者。

經驗老道的專業人士從和你第一次握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察覺你有沒有自信。他們觀察你走進來的模樣、你的言談舉止、穿著打扮,以及你會不會直接和別人眼神交會等。他們還會注意你的坐姿及雙手怎麼擺。這一切都透露了許多關於你的線索,影響你和別人的關係能否更上一層樓。

  












你的一舉一動有影響力

舉例來說:年輕時我曾經在青年演講大會中贏得第一名,也擔任過演講教練演和比賽評審
 還記得在我第一次帶領學生參加演講比賽後,曾經請教一位資深評審,我先說明我一直在訓練參賽者,但對於選拔流程感到非常困惑,「你怎麼樣決定誰最出色呢?我一直在輔導這些青年,他們全都口條佳,說話流暢又才華洋溢,你怎麼做決定呢?」
評審回答:「當然啦,演講過程很重要;但是他們一走進來,坐在我面前時,我已經曉得誰會脫穎而出了。」他指的就是自信、儀態、自我展現的豐采,是融合了態度、儀表、舉止、肢體語言和個人風格之後的結果。即使一語不發,內在的美麗和自信也能表露無遺。

   
自信是態度而不是個性

這位評審的話十分具有啟發性。要記住,無論在職場上或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斷受到別人的評斷。

第一印象、初步的評斷和建立的關係都提供了關於你的重要訊息,因此展露自信的能力特別重要。我要再度重申,綜合起來構成第一印象的這許許多多小細節,可能比什麼都重要。

培養自信五步驟
至於如何追求自信、培養自信」?自信是一種心態,可以由外而內養成你可以參考下列五個步驟來養成
  

自我察覺就是先從認識自己開始靜下心來面對自己先了解自己是什麼、擁有什麼、缺少什麼、想追求什麼?想一想「我是誰?」因為它是一切追求改變與認知現實的基礎。
 
立志為自己負責當我們發現自己是什麼、想追求什麼之後,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抉擇,因為是「我」在做抉擇,決定要如何做、如何過一生,所以我也必須以成熟的心態,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沒有別人可


、驅使「好奇心學習心」。對周遭一切人、事、物,永遠保持好奇與學習的心態試著不斷去觀察、了解、省思,讓自己不僅像一塊海綿一樣地吸收新資訊,也讓頭腦的判別機制發揮篩選的作用,去蕪存菁,保有敏銳的判斷力和有彈性的思考能力。

培養包容、關愛、和分享的能力。包容與關愛使受限制的自我從狹隘的框框當中釋放出來,這樣才有機會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來看待事情,得到全新的體悟並獲得別人同等的回饋。

身體力行冒險並採取行動激勵自己勇於嘗試,展現行動能力,能夠真正起而行,從逐漸熟悉的感覺真的會有增加自信的效果。
  

             心想事成的力量很偉大
不論我們的目標是什麼,維持追尋夢想的熱情是必要的。
追求自信,立志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人,可以幫助我們成功擺脫壓力和盲目的束縛,施展無限的潛能,左右逢源。
最後再提醒你:當我們相信自己會是什麼樣子、期待自己會有什麼表現,真的就會往那個方向去走,這種「心想事成」的力量,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自我實現的預言」,真的會發生很大的作用喔!

Comments

每天假裝有自信3分鐘,成功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