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懒骨又不改善,怎能事事順遂?


    今天和扶輪社的幾位公司經營者用餐,有一位戴老闆痛心疾首説:「初入職場的大多數新人做事懶散,還沒有時間緊迫的想法,對工作的快節奏也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甚至會異想天開地希望可以利用拖延,逃過責任和工作任務,而很少考慮拖拉的代價以及後果。唉!真難理解他們的辦事心態和做法!」其他老闆也點頭認同。

他們異口同聲說:「做事懶散,拖拉帶來的教訓是:浪費了時間,賠了錢,丟了工作,給老闆和顧客留下不好的印象,真是造成一個人失敗的第一元兇。」

成功者告訴我們:「一個人有過人的成就,並非一蹴而就,都是當同行者還在熟睡時,他們已在深夜攀登上高峰了。」

每個人都有懶惰的基因,「好逸惡勞」是人類的生性,誰有辦法戰勝惰性,即使天賦欠佳,也可以以勤補拙,創造出非凡的成績。

偷懶怠惰是導致失敗的第一元兇

據了解,有一位一位七十歲的布店老闆自知不久要離開人間,他告訴一位名叫蘭塞姆的牧師,說:「我年輕時曾經跟著名音樂家卡拉揚一起學吹小號,我的成績並不比卡拉揚遜色,老師也肯定我的前途無量,可惜我後來耽於逸樂,又懶散消極,荒廢了音樂的進修,否則一定成為一位傑出音樂家。」


回首前塵,他告訴牧師:「如果死後去到另一個世界,我一定會避免犯上同樣的錯誤,從年輕時,就要掃除懶惰的基因,努力向上!」


「偷懶怠惰」成性,貪圖完玩樂安逸,只「守株待兔」,妄想天上會掉餡餅下來,注定永遠和成功絕緣的。
你可曾在偉人傳記或名人奮鬥史中看見哪個人不求努力、懶惰成性,卻意外地成為人生英雄的?


臺灣國泰金控集團企業創辦人蔡萬春曾對他的員工說:「再好的時機也有人破產;再壞的時機也有人賺錢;再好的事業也有人失敗;再壞的事業也有人成功。」不論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總要殷勤努力,成功都會靠過來。

懶惰就等於慢性自殺

大哲學家伏爾泰更說:「如果不打算自殺,就要常常找些事做,因為『沒有事做』和『死亡』的意義是一樣的。」

一個「懶惰成性」的人,凡事低空飛過,什麼事也做不了,什麼事也做不成,也不求更好,不但浪費生命,更讓自己提早走向毀滅的人生之途。「懶惰即夭亡」就是這個道理。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連串的勞動」,只有辛勤的工作,才能享受生活的樂趣。


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處世態度,不就說明了任何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努力過」的人;而任何人的成就,也都是一點一滴的「血汗累積」而成的嗎?!

人,只有藉著「辛勞汗水」的累積,才能夠大豐收,也只有靠「勤奮努力」,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

你不想走上失敗之路,希望贏得非凡的成就嗎?

我建議你,趕緊擺脫懶惰基因的糾纏,嚴以律己,腳踏實地,人前人後都激勵自己要最勤奮努力,而且永遠比第一名的人更加努力、勤力、賣力,脫胎換骨,翻轉你的人生命運!!

Comments